2025年微通科技厚积薄发

发布时间:2025-01-26
分享到:

智能装卸行业,作为物流领域的重要分支,重在解决了“最后100米”的难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这样看来未来智能装卸行业的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但同时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技术更新的日新月异微通科技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一下几点:

一、市场认知度低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智能仓储、机器人及智慧工厂的宣传已经多到眼花缭乱,但企业对智能装卸设备的认知度仍然普遍偏低。高达80%的人群对智能装卸车机器人缺乏了解,甚至在与客户交流中将其与自动叉车或仓储机器人混淆。这种认知度的不足导致客户对智能装卸设备的实际应用效果持怀疑态度,进而影响了其市场推广与应用。

二、技术成熟度不足

具体来说,技术上的不完善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业对象的多样性:智能装卸机器人需要适应各种包装类型的货物,不同的行业和产品所选的包装差异巨大,如纸箱、袋装、桶装吨袋等,材质也涵盖了从纸质、塑料到金属的广泛范围。这些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对智能装卸设备的柔性化程度和适应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现有作业流程的不规范性:在中国,由于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货物规格与货车车型的多样化给自动装卸设备的研发带来了额外的挑战。这种不规范性使得智能装卸机器人难以适应多变的作业环境,限制了自动化的发展。

3. 运载工具尺寸的多样性:中国国内运输货车种类繁多,包括集装箱、平板车、高/栏车、集装箱车等,这些车辆的尺寸差异较大,要求智能装卸设备具备高度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尺寸车辆的装卸需求。

三、高初始投资成本

成本问题始终是企业关注的核心,智能装卸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包括自动装车机、配套软件、安装调试以及人员培训等费用。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高成本使得企业决策人对于引进自动装卸系统持有观望态度。

四、效率达不到理想化


效率问题一直是智能装卸过程中的重点。在装卸作业中,如何优化流程,减少等待和操作时间,提高装卸的整体效率,是提升作业表现的关键。这不仅涉及到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还涉及到装卸设备的性能和维护状况,以及作业现场的组织和管理。

2025年我们将如何应对挑战

一、首先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应将企业的角色仅仅局限于自动装卸设备提供商。相反,我们应该以解决客户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自动装卸解决方案,以及创新的运营服务和卓越的品质,积极应对并化解挑战。这样的转型将使我们更精准地契合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

二、深入企业的实际作业流程调查,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优化装卸流程,以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操作时间,从而提高装卸作业的实际效率。我们的目标是真正解决客户在装卸作业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确保整个物流过程的顺畅和高效。

 

 

时光荏苒,转瞬之间,我们已迈入了2025年的门槛,微通科技将秉持创新、务实、进取的精神,携手各行业企业客户,共同推动智能装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